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在肉牛、奶牛、滩羊产业方面始终坚持走科技引领产业发展的道路,将东西部科技合作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把科技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重点。7月17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主办的宁夏肉牛奶牛滩羊产业科技成果供需对接会在银川成功召开。宁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教授,自治区反刍动物分子细胞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马云出席并发布《宁夏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本次科技成果供需对接会的主题为“科技创新 东西合作 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会上正式发布51项重大科技成果与31项重大技术需求,并达成战略合作签约11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家李德发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指出,宁夏在肉牛、奶牛、滩羊产业方面一直坚持走科技引领产业发展道路,2010年至今,宁夏滩羊饲养量提高了47.18%,肉牛存栏量提高了115.67%,屠宰率提升了13.5%,奶牛存栏量较2010年提高了211.15%,2019~2022年连续4年保持产业增速全国第一,单产进入全国前3,乳品质达到欧盟标准。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尽管当前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标全球农业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们要团结起来,尽快补足短板,缩短差距,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的推动作用。
宁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忠静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提到宁夏大学作为“双一流”高校,在实施乡村振兴重大任务中,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创新、转化和服务,探索产学研紧密合作的道路,打造了一支高质量科研团队,产出多项科研成果。近5年,围绕宁夏畜牧业重大科技问题开展研究170余项,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广模式,建立了教授领衔、团队指导、龙头企业示范、科技人员驻场的新模式。2020年以来,34项畜牧产业科技成果顺利转化,高效服务于产业,60多名学校专家作为乡村振兴科技指导员,承担44个乡村振兴专项任务,培养出不少“土专家、田秀才”,成为助推奶牛、肉牛、滩羊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宁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教授,自治区反刍动物分子细胞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马云出席并发布《宁夏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报告指出肉牛产业是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2022年,全区肉牛饲养量224.3万头,同比增长 6.9%,牛肉产量 12.5 万吨,同比增长 5.3%,肉牛规模化养殖比例50%,全区共有肉牛屠宰加工厂25家,设计年屠宰加工能力69.3万头,2022年,全区累计屠宰加工8.3 万头。“十四五”期间,宁夏支持经营主体扩大基础母牛养殖数量,全面开展西门塔尔牛品种改良和安格斯牛选育,逐步形成以中南部地区为核心的优质肉牛产区。同时,宁夏肉牛养殖总体也面临产业结构不合理、专门化品种缺乏、生产水平低、饲养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和品牌效应差等诸多问题。该报告围绕肉牛良种选育与高效扩繁、精准饲养与绿色养殖、种养循环机制、智慧化养殖、疾病防控、屠宰与深加工和打造优良品牌等方向,提出可持续循环发展和提质增效的发展建议。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李胜利出席并发布《宁夏奶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报告提出尽管我国奶业因疫情面临多重困境,但从长期发展来看,仍面临20年温和增长的发展机遇。宁夏具有地域和资源优势,奶业生产水平已跻身国内各省前列。截止2022年底,宁夏奶牛存栏83.7万头,同比增长19.2%,增速连续4年居全国第1,规模化养殖比例达99%,平均年单产9.4吨,生鲜乳产量342.5万吨,居全国第4,生鲜乳日加工能力1.2万吨,人均占有量475公斤,居全国第1,奶产业总产值704亿元。但同时宁夏奶业发展也面临着水土资源受限,青贮成本高,本土乳品销售竞争优势不突出,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结构单一等问题。李胜利教授建议,未来宁夏奶业应合理布局,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启动“111”(1个奶业科技创新体系、1个奶业创新港和1个西部奶业智慧谷)科技支撑建设工程;实施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重点建设项目;着重发展奶牛育种、疾病防治、精准饲养、智能化管理等关键技术;加强成果推广,人才培养,加工、营销和物流、土地、金融等保障。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哈赟主持会议
在科技创新方面,宁夏已与东部11个省市、13所高校院所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区外700多家科技创新主体与9200多名科技人员深度参与宁夏科技创新活动。
会上,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吕文发,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李胜利,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金海以及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英俊四位体系首席科学家发布了51项“十三五”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家肉牛牦牛、奶牛、滩羊和牧草产业体系的重要科技进展/成果及31项宁夏肉牛、奶牛、滩羊和牧草领域“十四五”重大技术需求。
在东西部科技合作协议签订环节,《优秀奶牛种业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宁夏优质肉牛联合育种战略合作协议》、《滩羊产业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牧草产业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饲料产业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肉牛产业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牛羊疫病综合防控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宁夏奶产业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苜蓿产业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宁夏草畜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联合育种平台应用推广合作框架协议》及《宁夏草畜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联合育种平台技术依托合作框架协议》成功签署。

会议邀请曹兵海教授、李胜利教授、吕文发教授、张英俊教授、金海研究员和姜雨教授6位行业专家就各产业发展现状分享《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技术研究进展》、《中国奶业发展与科技》、《肉牛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我国牧草产业科技发展报告》、《中国肉羊产业现状与高效养殖模式的探讨》和《牛羊基因组选择育种的新策略》主题报告。

宁夏肉牛奶牛滩羊产业科技成果供需对接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的有效结合,为宁夏肉牛奶牛滩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向奶产业、肉牛产业和滩羊产业实现千亿、百亿产值目标更进一步。
本次会议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主办,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大学和宁夏农林科学院承办及宁夏反刍动物分子细胞育种重点实验室、宁夏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宁夏博瑞反刍动物营养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宁夏回族自治区畜牧工作站和宁夏奶产业协会联合协办。